本文目录一览:
南戏的名词解释
1、南戏名词解释:即南曲戏文。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。和北方的杂剧、院本相对称。由宋杂剧、唱赚、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。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。元代虽不如杂剧盛行,但在南方民间仍广泛流传。
2、南戏是古典地方戏的一种。南宋初年形成于浙江温州一带,用南曲演唱。到明朝演变为传奇。也叫戏文。
3、南戏的解释 即南曲戏文。 宋 元 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。和北方的杂剧、院本 相对 称。由 宋 杂剧、唱赚、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。一般认为是 中国 戏曲最早的 成熟 形式。
4、南戏,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,即12~14世纪200年间,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,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。
5、南戏,亦称“戏文”。原为宋代流行于南方,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。明代祝允明《猥谈》:“南戏出于宣和之后,南渡之际,谓之‘温州杂剧’。
今年考研题有一个名词解释明清传奇,谁帮我解释一下?
明清传奇是古代中国戏曲样式。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,且更加完备。一个剧本,大都只有30出左右,常分为上、下两部分;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。
明清传奇:传奇是南戏系统各剧种剧本的总称。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、余姚、弋阳、昆山等声腔及由它们流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 。它的数量 ,据目前所知,约有2600种。
南戏,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,即12~14世纪200年间,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,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。
明清传奇名词解释是什么?
1、明清传奇是明初至清中叶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态,是南戏系统各剧种的总称。这些诸腔剧种演出的剧本,总称为传奇。明清传奇的作品,据目前所知大约有2600余种,现存600余种。
2、传奇是南戏系统各剧种剧本的总称。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、余姚、弋阳、昆山等声腔及由它们流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 。它的数量 ,据目前所知,约有2600种。
3、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、余姚、弋阳、昆山等声腔及由它们流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 。它的数量 ,据目前所知,约有2600种。同一剧本,往往可以通过“改调”的方法,用他种声腔演唱,没有严格的限制。
4、文学形式:明清传奇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,以章回小说、剧本和散曲为主要形式,注重情节的曲折、意境的优美以及语言的文雅。这种文学形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5、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,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。南戏有多种异名,南方称之为“戏文”,又有温州杂剧、永嘉杂剧、鹘伶声嗽、南曲戏文等名称,明清间亦称为“传奇”(即“明清传奇”)。
6、明代传奇:到了明代,传奇有了新的发展,成为戏曲的一种,也被称为“明清传奇”。与唐代传奇不同的是,明代传奇不仅在形式上更为复杂,而且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节的曲折发展。
南戏名词解释
南戏名词解释:即南曲戏文。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。和北方的杂剧、院本相对称。由宋杂剧、唱赚、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。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。元代虽不如杂剧盛行,但在南方民间仍广泛流传。
南戏的解释 即南曲戏文。 宋 元 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。和北方的杂剧、院本 相对 称。由 宋 杂剧、唱赚、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。一般认为是 中国 戏曲最早的 成熟 形式。
南戏是古典地方戏的一种。南宋初年形成于浙江温州一带,用南曲演唱。到明朝演变为传奇。也叫戏文。
南戏,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,即12~14世纪200年间,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,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。
元代文学名词解释
名词释义 元曲,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,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,包括杂剧和散曲,有时专指杂剧。杂剧,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,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。
铁崖体名词解释:铁崖体为元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。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。
宋词: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,基本分为:婉约派、豪放派两大类,还有一种为花间派。11元曲:一般来说,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,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。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。
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。不过,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,因此也有人以“元曲”单指杂剧,元曲也即“元代戏曲”。
参考资料:《中国文学史》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九章 元代诗文 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28038html 3. 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,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。
发表评论